工作动态
一段穿越时空的情意—我校77级林学专业校友毕业三十年聚会侧记
时间:2011-11-18 来源: 作者: 点击:
下了好几日的绵绵细雨终于停息了,温暖的阳光静静投射在两人的脸庞上,她们早已泣不成声。2011年10月4日,被时空生生阻隔了30年后,昔日大学校园里的姐妹花终于回母校团聚,激动与喜悦之情盈满心头,她们相拥而泣。
和这两位校友一样,30年前,77级林学专业4个班的120多名学生带着母校的嘱托,豪情满怀地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;30年后,历经岁月洗礼,已在各条战线上功成名就的校友们,带着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窗好友的怀念,重新相聚,浮萍归海……
“我们当时的条件很艰苦”
77级学生从进校第一天起就被打上了历史的烙印——他们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动乱蹉跎,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。
初入大学时,这些时代的幸运儿有的还只有十八九岁,有的却已经拖家带口。林学2班的学习委员宁丁生,当时已是几个孩子的父亲,依然怀着满腔的抱负来到中南林学院求学。回忆起校园生活感慨万千:“学校那时在怀化溆浦县大江口办学,我们专业的教室在“威虎山”山顶。就在那样一个偏僻艰苦的山区,同学们都废寝忘食地汲取着知识,早上天蒙蒙亮就有学生起来读英语,很多人甚至学习到凌晨3点才踩着星光回到寝室合衣而睡。”说到这时,座谈会上成子纯老师激动地接过话语:“正是“威虎山”上彻夜不息的灯光和回荡在山谷间的读书声,深深感染了我们老师们,忘却了当时生活的艰苦,用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,当时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: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把这10年浩劫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培养为国家合格的人才。”刘裕春校友对此也记忆犹新;“当时条件虽然很艰苦,但学习氛围很好,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很高,我们是在看露天电影乐趣无穷,吃酱油拌饭也津津有味中度过的那四年。”
在这样充实愉快的学习生活中,四个班的同学就像一家人一样,紧紧团结在一起,年纪大的帮助小的,幼的尊敬长的,其乐融融。艰苦的环境不仅没有磨灭他们的斗志,反倒让这群年轻人更加坚毅。那种不畏艰难、脚踏实地、奋发图强的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位77级校友的骨髓里,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财富。
“母校影响了我们一辈子”
今天,翻开校友花名册时,我们欣喜地发现,“77林学”已成为人才辈出的优秀群体。他们中大部分人仍然奋斗在林业战线上,并成长为“排头兵”: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司长封加平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林水业务部主任何平、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周光辉、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党委书记刘裕春,国家林业局湖北专员办专员何美成、广东省林业厅总工程师谭天泳、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左长清、等等…他们有的继承恩师的衣钵,在林业教育领域取得累累硕果,成为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如:我校正校级督导吴晓芙、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薛立、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刘云国……还有一批人则转行到其他领域,同样将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,如: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狄升、深圳秋硕投资发展公司董事长黄喜佳、深圳市东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明等。
“成就越大,责任越大”。77林学的校友们时时感念母校的恩情、牵挂母校的发展。黄喜佳、覃汉初、谢复明等,一直以来都是出钱出力,热心组织校友活动,支持当地校友分会工作的。黄喜佳说,他能够有今天的成就,与母校里的艰苦环境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分不开的。正是那个特殊的时代环境砥砺出他吃苦耐劳、勇于拼搏的品格,才让他敢于放弃干了十七年的机关工作毅然下海经商。经过多年的奋力闯荡,如今的他已是4家投资公司与物业管理公司的主要出资人。他说,“如何回报教育他成才的母校是这些年来一直牵挂在我心头的大事!”
现任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司长封加平深有感触地说:“我从一名对林业一无所知的学生到现在从事相关工作将近30年,要特别感谢母校给予我的一切。”他还语重心长地对学弟学妹们说:“除了学习的钻研精神,在大学里还要学好为人处事之道,因为这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。”曾留学日本5年的薛立教授,一直致力于科研事业。他说:“我们不能只看到出成果的一时风光,其实做研究是一个十分艰辛漫长的过程”。在母校里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能够耐得住寂寞,沉得下心来思考问题,从而受益终生。
“永远不变的是这份情”
三十年沧桑巨变,岁月的刻刀已在校友们风华正茂的面容上划下了印记,而老师们则缓缓步入了耄耋之年,但那份师生情却并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磨灭,依然历久弥新。再见面时,师生们激动地紧紧握住彼此的手,久久不忍放开。
在当天下午的座谈会上,白发苍苍的文定元老师双手颤抖地掏出一个泛黄的本子——77级林学专业学生的成绩单!这一幕让全场同学感动不已。三十年了,老师珍藏的这几页纸不仅仅定格了当初的那份记忆,更承载了师生之间那份穿越时空的情谊。
提到《有机化学》这门课,校友们兴奋地向记者说起让他们崇拜的谭大武老师。“谭老师不仅风度翩翩,授课方式更是风趣幽默、言简意赅,重点突出,让同学们把这门枯燥课学得既扎实又很轻松。”当天,刚出院的谭大武老师拄着拐杖来到聚会现场。头发花白的他在发言时站姿笔挺:“这次我迟到了,让你们久等了,但下次我一定会先来等你们,不过可不要让我等太久啊!”此时,座谈会上传出一片笑声,这是感动的笑,含泪的笑!
晚宴上,回想起那段坎坷艰辛而又充实快乐的青葱岁月,校友们都很难平复自己的心情,千言万语在心头却又不知从何表达。于是,年过半百的他们一桌一桌地敬酒,激动地干了一杯又一杯,每个人脸上都映满了“红霞”,仿佛那份浓浓的情意早已化作杯杯美酒融入了校友们的血液中。
时光流转,世事变迁,不变的是上一辈中南林人传承下来的那种吃苦耐劳、顽强拼搏的精神。如今,这种精神已经凝练升华成“求是求新,树木树人”的校训,作为一条纽带、一股强大的原动力,血脉相传——10年、30年、50年,直至永远……
